遨遊書海
潔西卡.諾黛兒的書《隱性偏見》
她說,法律有沒有辦法解決偏見的問題,她認為法律限制了最糟糕的歧視,但是改不了更為微妙的人際互動。「法律創造了下限;眾人決定了上限。」
文科人與技術人:當阿呆碰到阿宅?
方偉達老師 2018年09月08日 撰 原刊於方老師臉書
最近學界瀰漫了一股焦慮的氣氛,是否要向人工智慧(AI)靠邊,學界引起很大的爭議。我的博士論文因為適用類神經網路做的,2007年到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改制為中國科學院大學)向五百位碩博士生演講,就是講的是龐大生態調查的數據庫如何分析。上個月碰到中國科學院大學王艷芬副校長,我還特別提到此事。人工智慧(AI)在自然科學界有其一席之地,但是在人文社會科學界,從人工智慧到大數據分析,引起的爭議波濤不斷。我認為,大數據分析是人工智慧最後提升人類欲望的一種想望,也是人類想要朝向一種無所不知的企圖。但是在計算數據不斷更新的這一刻,我看到的是文科人的焦慮。 Continue reading “文科人與技術人:當阿呆碰到阿宅?”
談《期刊論文寫作與發表》
方偉達老師 2017年7月3日 撰 原刊於方老師臉書
這一本書,終於在五南上架了。心中很高興。當然,這是不是第一本書,第一本針對華人學者投稿國際期刊的實務寫作專書,也許可以討論。中國大陸學者很早就出了探討期刊寫作的書,目前在美國任教。例如,[美]金坤林教授(2008)在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如何撰寫和發表SCI期刊論文》,就是一本探討如何投稿SCI的工具書。又例如,[美]陳建宏教授、姚宏昌教授(2016)在浙江大學出版的《學術牛人之教戰手冊:在國際社科TOP期刊上發表論文的訣竅》,這是探討SSCI的工具書。如果我說我是在(也就是位於)華人區域(每天聽說讀寫都是中文),寫作的第一本投稿國際期刊的實務寫作專書,也許可以。為了寫這一本書,在投稿SCI、SSCI、Ei、TSSCI的過程中。我覺得ㄧ本書要涵蓋了自然科學+社會科學,甚至是社會科學的量化+社會科學的質性研究,全部加起來,甚至加上研究方法+研究哲學,才能夠畢其功於ㄧ役,探討了期刊論文寫作與發表。所以,我自己的實驗投稿過程,相當艱辛。很多期刊投稿,是為了寫書而投稿的實驗作品。 Continue reading “談《期刊論文寫作與發表》”
《期刊論文寫作與發表》出版前小記
方偉達老師 2017年6月13日 撰 原刊於方老師臉書
我很喜歡殷海光的《思想與方法》,我在研究方法和西方哲學思路上面,得助於這一本書。我想到他當年出版《思想與方法》(文星版,1964)時,不過45歲,他在5年之後,就因為胃癌過世了,過世的時候,不到50歲。我喜歡他的書,不代表我完全認同他的邏輯思惟。我惋惜的是,因為他的工作太忙,忙於臧否時事。對於人生哲學以及對於未來世紀更有貢獻性的專書,未能專注心力進行論述。尤其,知名的思想辯證書籍,就只有這一本類似選集的讀物。殷海光要專心論述,要忘卻政治壓力以及世俗的惡評,並且靜下心來進行系統化的著書,而不是只有從報章雜誌上進行選輯編纂,因為系統性不夠。我覺得以殷海光的聰明才智,他如果專心進行系統性的論著,會對於21世紀中國思想史的影響更大。 Continue reading “《期刊論文寫作與發表》出版前小記”
我看《人類大命運:從智人到神人》
方偉達老師 2017年3月4日 撰 原刊於方老師臉書
從「人類主義」到「後人類主義」?
哈拉瑞是我喜歡的一個作者,最近2017年天下文化發行了他的2016年9月出版的《人類大命運:從智人到神人》(Homo Deus: A Brief History of Tomorrow)中文版。剛開始看的時候,我感覺到,我是不是看錯書了呀。哈拉瑞談到21世紀的人本主義(humanism),討論了「長生不死」、「幸福快樂」,「化身為神」的21世紀主流人本思想。我剛看到了時候,產生了厭惡感,哈拉瑞甚麼時候變成了唯物主義的大腦科學者? 以上談的「長生不死」、「幸福快樂」,「化身為神」,是一種人類高度仰賴科技,自我膨脹的一種說法。這些想法,和道家思惟很像,都是渴望靠著藥物和修練昇天,只是道家講求精氣神的修練方式,和唯物論的大腦科學主義者「置換器官、喝藥自嗨,運用科技」,所換取的「長生不死」、「幸福快樂」,「化身為神」方式不同,但是其實最終的目的是相同的。其實,在理論我們並不陌生,在中國傳統來說,這種自私自利的利己思惟,已經流傳甚久。 Continue reading “我看《人類大命運:從智人到神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