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思想與方法》到《科學革命的結構》

30876殷海光是我尊敬的學者,他在1964年出版的《思想與方法》,我比擬了《科學革命的結構》。1964年,台灣沒有甚麼研究方法的書,45歲的殷海光談到了維也納學圈(抱歉,殷海光翻成維也納學派,英文是The Vienna Circle (German: Wiener Kreis),我還是稱呼學圈比較恰當))的邏輯經驗論(logical empiricism),包含了「邏輯經驗論導釋」和「邏輯經驗論」的再認識,風靡一世。但是,1962年孔恩出版的《科學革命的結構》,其中顛覆了維也納學圈的邏輯經驗論,同時,也顛覆了波普爾的證偽主義(falsificationism),孔恩當年是40歲。我很好奇的是,台灣在1960年代,距離國際理論的時間差,差距有多少年呢?當然,殷海光這一本書,前後寫作跨距十年(1954-1964年),他的理論受限於當代的壓迫,受限於研究的時代侷限,並且當年台灣資訊封閉,似乎差距美國最新理論很多年。我們將當代一本一本的書,翻出來看,才知道時間差距甚大,理論銜接有時間差的問題。以中文書翻譯為例,1962年孔恩出版英文的《科學革命的結構》,1980年中國大陸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了《科學革命的結構》,翻譯得不是很好;但是,台灣要到1989年才由程樹德、傅大為、王道還、錢永祥幾位學者翻譯《科學革命的結構》,由遠流出版社出版。到了2017年的版本由程樹德、傅大為、王道還翻譯《科學革命的結構》(三版),不見學者錢永祥。此外,大陸和台灣翻譯譯本大不相同,台灣翻成典範,大陸翻成範式;台灣翻成常態科學,大陸翻成常規科學。

Continue reading “從《思想與方法》到《科學革命的結構》”

FacebookGoogle+TwitterLine

我們是要培養低頭看手機的「羊」?還是要培養喜歡在戶外流浪的「狼」?

IMG_9316我經常會皺起眉頭,擔心孩子的手機成癮,我的孩子反駁我,他說:「爸爸,你是研究成癮。」

他們年紀太小,只有五歲和六歲,不瞭解,這個爸爸每天在電腦桌前打字,長時間和他們投入在遊戲中的樣子很像,是否也是「研究成癮?」 我們不可能研究成癮,研究很痛苦,談不上成癮。 所以,手機在我家,是嚴禁的;但是我無法說服他們,我每天為甚麼要在電腦桌前,坐那麼久。

2011年臺灣通過環境教育法,規定高中以下的學校教師和學生,每年接受四個小時的環境教育。但是由於國內的教育環境,受到升學主義主張的影響,不容易落實戶外教育。因此,當年由荒野保護協會等11個全國性民間團體組成的「優質戶外教育推動聯盟」,於2012年拜會立法委員,2012年12月由立法委員邱文彥、田秋堇等60名立委連署,希望整合部會資源,共同推動戶外教育政策。為了要瞭解臺灣學校推動戶外教育情況,教育部2013年又委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針對國中小教育行政人員、教師和學生,進行戶外教育現況及需求調查,教育部於2014年6月26日召開記者會,並發布《中華民國戶外教育宣言》。 以上是過去的歷史陳述,說明了行政院環境保護署推動「環境教育」,教育部推動「戶外教育」的背景。那麼,為什麼要推動環境教育?如果環境教育希望「促進國民瞭解個人及社會與環境的相互依存關係,增進全民環境倫理與責任,進而維護環境生態平衡、尊重生命、促進社會正義,培養環境公民與環境學習社群,以達到永續發展。」這是一段動人的陳述。《中華民國戶外教育宣言》是要讓「學習走入真實的世界,可以延伸學校課程的認識與想像,發現學習的意義,體驗生命的感動,提升孩子品德、多元智能、身心健康、合群互助和環境美學的素養。」這也是一段動人的陳述。 Continue reading “我們是要培養低頭看手機的「羊」?還是要培養喜歡在戶外流浪的「狼」?”

FacebookGoogle+TwitterLine

【講座資訊】永續教育課程教學/詹允文博士候選人

20170108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環境教育研究所將於107/1/8(一),博士班專題討論時間(15:30-17:20)邀請美國威斯康辛大學麥迪遜分校詹允文博士候選人,在公館校區行政大樓409教室舉辦「永續教育課程教學」講座,主題為臺灣青少年環境爭議性議題討論教學研究。演講共兩部分:上半部為論文分享,下半部為爭議性議題討論教學演示Structured Academy Controversy (SAC),歡迎前來聆聽。

演講資訊
演講時間:107/1/8(一) 15:30-17:20
演講地點: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館校區行政大樓409教室
費用/報名資訊:免費/免報名

FacebookGoogle+TwitterLine

臺北,天龍國人,早安!

方偉達老師 2017年12月22日 撰 原刊於方老師臉書

25498376_1503722299735835_2684180747773288160_n#今天臺北天龍國藍!

一早,舜舜在鬧脾氣,我知道他的心情是很複雜的,因為今天我要到他的幼兒園中講故事。他希望我去,又叫我不要去。

這學期,竣竣國小一年級班上,家長講故事,一下子就額滿了,我也擠不進去。但是,舜舜的幼兒園,家長卻沒有那麼熱衷。我第一次講,小朋友的反應超熱烈,我講到小水鴨到臺灣,華江橋原本在十幾年前,每年有一萬多隻,到現在剩下八百隻來到臺灣。小水鴨到了桃園陂塘,看到太陽能板,以為是一片大湖,一飛下去,撞到小水鴨頭腫一個包包,撞昏了。 Continue reading “臺北,天龍國人,早安!”

FacebookGoogle+TwitterLine

我看2017年諾貝爾經濟學獎揭曉

方偉達老師 2017年10月10日 撰 原刊於方老師臉書

2017年諾貝爾經濟學獎揭曉了,過去呼聲很高的美國芝加哥大學教授理察.賽勒(Richard Thaler, 1945-),果然不出預料,得到了學術界最高的桂冠。但是,我對於媒體封他為「行為經濟學之父」有點意見。因為2005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湯瑪斯.謝林(Thomas C. Schelling, 1921-2016)早已於2006年出版了《微觀動機與宏觀行為》(Micromotives and Macrobehavior)。謝林深入討論了行為經濟學,這位哈佛大學經濟學博士的資深教授,在2016年以95歲高齡病逝於馬里蘭。 Continue reading “我看2017年諾貝爾經濟學獎揭曉”

FacebookGoogle+TwitterLine

「把拔,那個穿綠衣服的姐姐,是不是壞人?」

方偉達老師 2017年09月29日 撰 原刊於方老師臉書

22046466_1420401261401273_5739423278332245755_n

昨天我帶著舜舜從學校回家,經過一天,我很疲憊,因為是九月二十八日,在學校,除了學生約我開會,放了我一個早上的鴿子,讓我在研究室中枯等到中午,最後學生在下午只傳了一個簡訊來。我特別為學生買的咖啡,也等到涼,我心裡頭不太舒服。中午學校開會,下午急急忙忙返回家中,要去接舜舜。 Continue reading “「把拔,那個穿綠衣服的姐姐,是不是壞人?」”

FacebookGoogle+TwitterLine

我的倪世標長官

方偉達老師 2017年7月4日 撰 原刊於方老師臉書

19620925_1336206649820735_5911836925560360068_o倪世標是我到了環保署當科員時的處長。我記得我當年28歲,剛到環保署報到,我覺得這個處長真親切,就大膽的問:「處長,你怎麼那麼年輕?」當時倪世標是47歲。「我們年輕,對你們不是好事呀!」我一聽,覺得這個處長真直白,是個好人,也是個好相處的長官。我瞭解,他指的為,長官如果太年輕,一個蘿蔔一個坑,你就不可能有升遷的機會。所以,在公家機關,升遷和能力和學歷無關,和命運有關。我ㄧ定要這麼說,因為,我在環保署幹了十二年的科員。 Continue reading “我的倪世標長官”

FacebookGoogle+TwitterLine

給個釣竿/提水救火

方偉達老師 2017年7月4日 撰 原刊於方老師臉書

19620187_1336137219827678_3827622416463539520_o假日,我通常會帶幼稚園的小孩,到戶外,他們必須要翻過一座一座的山,走過一條一條的小溪,當小孩已經喊累了,我才回頭。我們到處爬山,學習游泳的技術,當他們已經玩瘋了,我問,要做練習本嗎?他們搶著說,要!

暑假,幼稚園是沒有課的。國小課程還沒有銜接。我開始幫他們找老師。老師第一天告訴我說,竣竣的寫字,不夠端正。舜舜呢,需要更好的態度,因為一個字,寫個兩筆,就不寫了。 Continue reading “給個釣竿/提水救火”

FacebookGoogle+TwitterLine

談《期刊論文寫作與發表》

方偉達老師 2017年7月3日 撰 原刊於方老師臉書

00010003_01這一本書,終於在五南上架了。心中很高興。當然,這是不是第一本書,第一本針對華人學者投稿國際期刊的實務寫作專書,也許可以討論。中國大陸學者很早就出了探討期刊寫作的書,目前在美國任教。例如,[美]金坤林教授(2008)在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如何撰寫和發表SCI期刊論文》,就是一本探討如何投稿SCI的工具書。又例如,[美]陳建宏教授、姚宏昌教授(2016)在浙江大學出版的《學術牛人之教戰手冊:在國際社科TOP期刊上發表論文的訣竅》,這是探討SSCI的工具書。如果我說我是在(也就是位於)華人區域(每天聽說讀寫都是中文),寫作的第一本投稿國際期刊的實務寫作專書,也許可以。為了寫這一本書,在投稿SCI、SSCI、Ei、TSSCI的過程中。我覺得ㄧ本書要涵蓋了自然科學+社會科學,甚至是社會科學的量化+社會科學的質性研究,全部加起來,甚至加上研究方法+研究哲學,才能夠畢其功於ㄧ役,探討了期刊論文寫作與發表。所以,我自己的實驗投稿過程,相當艱辛。很多期刊投稿,是為了寫書而投稿的實驗作品。 Continue reading “談《期刊論文寫作與發表》”

FacebookGoogle+TwitterLine

【團隊資訊】105-2學期回顧

專任助理 江懿德 2017年6月30日 撰
DSC_0316
▲研究室合影於基隆。(魏樂慈 攝)

默默的,這個學期也進入了尾聲,雖然還有很多的報告、成績與各樣事物需要結清。感謝很多朋友在這學期的關注,並給了生態瞬間很多的讚與鼓勵。對我而言,與上學期末剛退伍的銜接期不同,這個學期隨著各樣的工作「步入正軌」,繁忙的工作讓生態瞬間的網站更新變的比較緩慢,也讓自己的生活顯得有些混亂。不過當我回過頭來看這個學期所經歷的點點滴滴,就會發現我們真的做了很多事情;雖然很繁忙,但卻也是相當的精彩與豐富。

Continue reading “【團隊資訊】105-2學期回顧”

FacebookGoogle+TwitterL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