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刊載於臺灣師範大學研究亮點網】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環境教育研究所方偉達優聘教授兼所長,是位在理學院跨域社會科學的學者。在進入臺師大之前,他曾任中華大學觀光學院的助理教授(2008-2012)。方教授從1992年赴美國亞歷桑納州立大學攻讀環境規劃碩士,醉心於世界各國的旅遊環境,曾經遠赴26個國家,實地考察。他也曾經在臺灣旅遊,撰寫過《生態瞬間》,得到行政院新聞局金鼎獎,並且寫過《休閒設施管理》、《生態旅遊》、《節慶觀光與民俗》等12本教科書。2020年2月29日,馳名國際的Springer出版社,出版他未曾揭露的一本探討全世界的作品,號稱是以「左派觀點和亞非觀點」鎔鑄一爐的英文專書-Tourism in Emerging Economies: The Way We Green, Sustainable, and Healthy 《新興經濟體中的旅遊業:我們可以更環保、更永續、更健康》(暫譯)。
這一本新書,廣納了15張精采的地圖和理論架構圖,54張在世界各國第一手拍攝的照片,除了探討聯合國在2015年發布的永續發展指標之外,也包含宗教旅遊、大眾旅遊、文化旅遊、鄉村旅遊、負責任旅遊、扶貧旅遊、生態旅遊、永續旅遊、會展產業、未來旅遊等世界各國案例,遍及亞洲和非洲國家。他透過這本書弭平了觀光發展理論、實務等重要議題之間的鴻溝,也從亞洲和非洲的觀點,討論了旅遊業衍生的主題。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環境教育研究所方偉達優聘教授兼所長是一位同時跨域社會科學與自然科學的學者。方教授自1992年赴美國亞歷桑納州立大學念環境規劃碩士起,醉心於世界各國的旅遊環境,並且在印第安保留區進行環境規劃設計時,在內心中萌發了同情弱勢、原住民,以及經濟困弱人民的左派思想。他長期思考的為西方和東方文化脈絡下的馬斯洛哲學發展的異同(圖2)。在國外留學、擔任政府官員、任職教授期間,曾深入26個國家,實地考察,探討各國革新、公平、自由、平等等議題,以及跨國比較思維。也曾以台灣為背景,撰寫《生態瞬間》一書,獲得行政院金鼎獎殊榮。他也出版過《環境教育:理論、實務與案例》、《人文社科研究方法》、《期刊論文寫作與發表》等教科書。很少人知道,這一位在社會科學與自然科學領域著作等身的研究者,進入臺師大之後,沉潛七年,為的是醞釀一本以「左派觀點和亞非觀點」深入解析當代旅遊與經濟、永續環境關係(圖1)的教科書Tourism in Emerging Economies: The Way We Green, Sustainable, and Healthy(Fang, 2020)(由Springer出版社2020年2月29日出版,暫譯為《新興經濟體中的旅遊業:我們可以更環保、更永續、更健康》)。
圖1 – 永續性的世界,是方偉達教授畢生追求的志業(方偉達/繪製)。
這一本書的催生,背後有許多因素:方教授曾任職於行政院環境保護署12年(1994-2006),深感解決污染排放、永續環境等議題的急迫性。此外,方教授於2002年在德州農工大學布希總統圖書館,巧遇老布希總統,並向他請教世界的發展方向,老布希總統親切地與這一位來自臺灣的留學生交流,並鼓勵、深切期待方教授能對世界能有正面的影響。
這一本即將出版的英文新書,廣納了15張精采的地圖和理論架構圖,54張在世界各國第一手拍攝的照片,全書377頁。除了藉由聯合國在2015年發布的永續發展指標,構築出他心目中的永續性世界,還大量探討了亞洲和非洲國家的宗教旅遊、大眾旅遊、文化旅遊、鄉村旅遊、負責任旅遊、扶貧旅遊、生態旅遊、永續旅遊、會展產業、未來旅遊等世界各國案例。本書對現存於觀光發展理論、實務等重要議題之間的鴻溝與旅遊業衍生的問題,扮演了重要的橋接角色。同時,書中各章對於旅遊業發展的教育問題,,也進行深入分析。期能透過對於人類工作和旅遊經驗的梳理,建構廣泛的學科架構,以力行實踐遠赴萬里路的行腳哲學。
圖2-這張圖說明東西方哲學的差異,東方哲學受到家族、氏族和社會的影響。所以,東方人無法有效地放鬆 (方偉達/譯製)。
本書深入探討永續發展目標(SDGs)第8、12和14目標的意義。這一本書介紹了旅遊業對經濟成長、社會包容,以及環境保護的貢獻、限制,以及潛力。此外,書中討論了亞洲和非洲旅遊業,面臨到的經濟殖民關鍵問題,希望提出了可實現的在地方化、反經濟殖民的策略計畫,並且需要評估政府單位管理結構化下的經濟、社會和環境,整合了亞非觀點的理論、實踐,以及應用方法,以最大實踐為目的,發展原住民的文化,強化了社會和生態多樣性,並且增強「觀光客凝視」的旅遊經驗。這一本書提供了觀光和環境教育學科的全面指南,從公害防治,討論到環境教育,最後討論氣候變遷下的永續發展教育(圖3)。這本書可提供研究生、教授、旅行社,以及環境教育從業者有關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的趨勢和全球化見解。
本書深入探討永續發展目標(SDGs)第8、12和14目標的意義。這一本書介紹了旅遊業對經濟成長、社會包容,以及環境保護的貢獻、限制,以及潛力。此外,書中討論了亞洲和非洲旅遊業,面臨到的經濟殖民關鍵問題,希望提出了可實現的在地方化、反經濟殖民的策略計畫,並且需要評估政府單位管理結構化下的經濟、社會和環境,整合了亞非觀點的理論、實踐,以及應用方法,以最大實踐為目的,發展原住民的文化,強化了社會和生態多樣性,並且增強「觀光客凝視」的旅遊經驗。這一本書提供了觀光和環境教育學科的全面指南,從公害防治,討論到環境教育,最後討論氣候變遷下的永續發展教育(圖3)。這本書可提供研究生、教授、旅行社,以及環境教育從業者有關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的趨勢和全球化見解。
圖3-這一張圖,說明環境教學趨勢的變遷,臺灣總是落半拍。因此,方教授希望出英文書,能夠弭平書籍的出版時間落差(方偉達/繪製)。
方教授說,未來環教所招收外籍生,這一本英文書,可以提供「休閒遊憩哲學」這門英語授課時使用。他希望2021年,中文版(繁、簡體字)都能夠出版。然而,方教授憂心他的手邊的計畫太多,他說:「譯書太辛苦,很多英文單字很難翻譯,翻譯這本英文專書不是我目前想要做的工作。」
參考文獻:
- Fang, W.-T. 2020. Tourism in Emerging Economies: The Way We Green, Sustainable, and Healthy. Springer.
- Schutte, H & Ciarlante, D. 1998. Consumer Behaviour in Asia. Palgrave Macmillan.
- 方偉達,2009。休閒設施管理,五南出版社。https://www.springer.com/gp/book/9789811524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