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偉達老師 2016年11月8日撰 原刊於方老師臉書
環境教育學會成立於1993年,如果我沒有記錯的話,1994年我進到環保署環境教育科,我就已經參加環境教育學會的工作了。那一年,王鑫老師當上了教育部環保小組執行秘書,第二年,王鑫當上了環境教育學會理事長,1995年阿寶也到教育部服務,他問我,「小方,你要不要和我一樣,當學會的秘書? 」我說,好呀。就此和學會結緣。
1997年環境教育學會年會,我講了一場演講。當時沒有powerpoint的工具,但是我用幻燈片講了一個環保署推動環保小署長的活動「小小環境規劃師」。這個活動是一種抒發,抒發當年臺灣接到了高爾副總統辦公室GLOBE組織的邀請,但是無法參加GLOBE的痛,我在活動中設計了繪製環境地圖,這也是仿照日本NHK「舒適環境地圖之繪製」,要全國的環保小署長繪製環境地圖,撰寫小論文,甚至推派全國績優環保小署長,開發了推甄的先河,因為免除了考試,所以大家都躍躍欲試。當時,臺灣的噪音、流浪狗、垃圾、河川汙染等問題,成為90年代小朋友關切的焦點。
當時我注意到王鑫老師很高興,他邊聽我的報告邊笑,可能是我演講的時候,唱作俱佳的關係。他說:「小弟,真不錯」。我在三十歲的時候,只有王老師叫我「小弟」。
2006年,我揮別環保署,踏上教職這個不歸路,今年已經十年了。上課演講已經是像是喝水、呼吸一樣平淡,沒有人會說,你講得好不好。因為講得好,是應該。講不好,大家礙於顏面,也不說破。
有時候,看到縱貫性資料分析(LGM)的研究,就有一點手癢,思考到現在的研究,已經不談當年對於五年級的小孩重要生命經驗的研究呵!1996年下半年開始,一場國家型的實驗,我設計和推動「全國小小環境規劃師」的親手實驗,所有的公文都下到學校,大家開始一場地方性學生調查環境事務的寧靜聲音。到底,當年的小學生,都到哪裡了?他們都已經是三十多歲的年輕人了吧。他們在生命中的五年級經驗中,還記得這一場20年前的實驗,沒有考試,但是寫一本研究報告的實驗。那是一場90年代的環境教育的實驗。我親手處理了報告,我以環保署的科員身分為榮,因為是親手打造,親手動腦和動手,絕對不委辦顧問公司。
如今,我的大學生連報告都不准寫了,因為我很擔心他們抄襲,交出的powerpoint報告,都是網路文字和圖片,我改弦更張,以交錄影代替文字,他們必須繳交手稿、腳本,當然要經過攝影、錄影和後製,最好是入鏡,才能夠免除抄襲的危機。